一座為台灣而蓋的國際級美術館
2024 全新展覽:王懷慶|五十年創作精選展
美術館建築主體由清水混凝土與帷幕牆構成,由建築師安藤忠雄設計
建築特色
亞洲大學現代美術館建築主體由清水混凝土與帷幕牆構成,室內面積1,244坪,戶外場域6,000坪。依建築師安藤忠雄的設計,以正三角形為設計基本元素,將正三角形的平面分割成3個樓層,再錯落堆疊成不規則的無數個三角形。藉由錯落平移而產生的天井空間和戶外平台,將變身為雕刻台、露天咖啡座等不同機能的區域。
因應地震帶的地理條件,顛覆一般直立式的柱子,美術館內的柱子全是「歪」的,由V形鋼架構造而成的空間及帷幕窗景因而也都呈現三角形。V形鋼架支撐突出的懸臂下部空間,則形成如騎樓般可庇蔭的空間,此處同時也是入口通道及面臨廣場前的休憩園地。
在這個前衛具挑戰性的大膽建築中,外在低調靜謐而純粹,內在精準而沉靜,安藤忠雄致力讓人、藝術與大自然在此相遇、對話。
因應地震帶的地理條件,顛覆一般直立式的柱子,美術館內的柱子全是「歪」的,由V形鋼架構造而成的空間及帷幕窗景因而也都呈現三角形。V形鋼架支撐突出的懸臂下部空間,則形成如騎樓般可庇蔭的空間,此處同時也是入口通道及面臨廣場前的休憩園地。
在這個前衛具挑戰性的大膽建築中,外在低調靜謐而純粹,內在精準而沉靜,安藤忠雄致力讓人、藝術與大自然在此相遇、對話。
【安藤忠雄建築展覽】
展覽主旨:
亞洲現代美術館為日本知名建築師安藤忠雄在台灣至今唯一落成的建築作品,安藤忠雄擅長將原本厚重,表面粗糙的清水混凝土,轉化成一種細膩精緻、近乎均質的質感的紋理。走在美術館中,將可充分感受自然光引入建築體的平靜與和諧。無論駐足館內的任一角落,光的影子閱讀出空間疏密的分佈層次,將充分感受自然與建築既對立又並存的節奏。
建築師介紹:
安藤忠雄出生於1941年,生涯甚有傳奇性。他在成為建築師前,曾當過職業拳擊手,其後在沒有經過正統訓練下成為專業的建築師。 在大阪府力城東工業高校畢業後,前往世界各地旅行,並自學建築。1969年創立安藤忠雄建築研究所,並於1976年完成位於大阪府的住吉長屋。 住吉長屋為兩層高的混凝土住宅,其獨特的設計風格,獲得日本建築學會賞識。1980年代參與關西周邊地區(神戶北野、大阪心齋橋)的商業建築設計;1990年代以後,參與公共建築、美術館建築等大型計劃。接連發表了以清水混凝土建造的住宅和商業建築,引起風潮和討論,名聲也開始快速累積。從博物館、娛樂設施、宗教設施、辦公室等,作品的領域寬廣,通常都是大型規模的建築。1995年安藤忠雄獲得建築界最高榮譽普立茲獎,他把10萬美元獎金捐贈予1995年神戶大地震後的孤兒。
創作精神:
【追求純粹的審美觀】
安藤忠雄的作品中,除了早期一些面磚時期的作品之外,其他全部都是以清水混凝土來表現的作品。而清水混凝土也成為安藤忠雄個人特有的建築風格。安藤忠雄把原先厚重、表面粗糙的清水混凝土,轉化成一種細膩精緻的紋理並以日本人的審美感覺來呈現。這種精準、純粹的特性,正符合日本人追求完美的特性。在安藤的作品中,清水混凝土以一種綿密、近乎均質的質感來呈現。
【安藤建築三要素】
第一要素是可靠的「材料」,就是真材實料。這真材實料可以是如純粹樸實的水泥,或未刷漆的木頭等物質。
第二因素是正宗完全的「幾何」形式。這種形式為建築提供基礎和框架,使建築展現於世人面前;它可能是一個主觀設想的物體,也常常是一個三度空間結構的物體。
當幾何圖形在建築中運用時,建築形體在整個自然中的地位就可很清楚地跳脫界定,自然和幾何產生互動。幾何形體構成了整體的框架,也成為周圍環境景色的屏幕,人們在上面行走、停留、不預期的邂逅,甚至可以和光的表達有密切的聯繫。藉由光的影子閱讀出空間疏密的分布層次,經過這樣的處理,自然與建築既對立並存。
最後一個因素是「自然」;在這兒所指的自然並非是原始的自然,而是人所安排過的一種無序的自然或從自然中概括而來的序的自然。
安藤所謂的自然,並非泛指植栽化的概念,而是指被人工化的自然,或者說是建築化的自然。他認為植栽只不過是對現實的一種美化方式,僅以造園及其中植物之季節變化作為象徵的手段極為粗糙。抽象化的光、水、風。這樣的自然是由素材與以幾何為基礎的建築體同時被導入所共同呈現。
亞洲現代美術館為日本知名建築師安藤忠雄在台灣至今唯一落成的建築作品,安藤忠雄擅長將原本厚重,表面粗糙的清水混凝土,轉化成一種細膩精緻、近乎均質的質感的紋理。走在美術館中,將可充分感受自然光引入建築體的平靜與和諧。無論駐足館內的任一角落,光的影子閱讀出空間疏密的分佈層次,將充分感受自然與建築既對立又並存的節奏。
建築師介紹:
安藤忠雄出生於1941年,生涯甚有傳奇性。他在成為建築師前,曾當過職業拳擊手,其後在沒有經過正統訓練下成為專業的建築師。 在大阪府力城東工業高校畢業後,前往世界各地旅行,並自學建築。1969年創立安藤忠雄建築研究所,並於1976年完成位於大阪府的住吉長屋。 住吉長屋為兩層高的混凝土住宅,其獨特的設計風格,獲得日本建築學會賞識。1980年代參與關西周邊地區(神戶北野、大阪心齋橋)的商業建築設計;1990年代以後,參與公共建築、美術館建築等大型計劃。接連發表了以清水混凝土建造的住宅和商業建築,引起風潮和討論,名聲也開始快速累積。從博物館、娛樂設施、宗教設施、辦公室等,作品的領域寬廣,通常都是大型規模的建築。1995年安藤忠雄獲得建築界最高榮譽普立茲獎,他把10萬美元獎金捐贈予1995年神戶大地震後的孤兒。
創作精神:
【追求純粹的審美觀】
安藤忠雄的作品中,除了早期一些面磚時期的作品之外,其他全部都是以清水混凝土來表現的作品。而清水混凝土也成為安藤忠雄個人特有的建築風格。安藤忠雄把原先厚重、表面粗糙的清水混凝土,轉化成一種細膩精緻的紋理並以日本人的審美感覺來呈現。這種精準、純粹的特性,正符合日本人追求完美的特性。在安藤的作品中,清水混凝土以一種綿密、近乎均質的質感來呈現。
【安藤建築三要素】
第一要素是可靠的「材料」,就是真材實料。這真材實料可以是如純粹樸實的水泥,或未刷漆的木頭等物質。
第二因素是正宗完全的「幾何」形式。這種形式為建築提供基礎和框架,使建築展現於世人面前;它可能是一個主觀設想的物體,也常常是一個三度空間結構的物體。
當幾何圖形在建築中運用時,建築形體在整個自然中的地位就可很清楚地跳脫界定,自然和幾何產生互動。幾何形體構成了整體的框架,也成為周圍環境景色的屏幕,人們在上面行走、停留、不預期的邂逅,甚至可以和光的表達有密切的聯繫。藉由光的影子閱讀出空間疏密的分布層次,經過這樣的處理,自然與建築既對立並存。
最後一個因素是「自然」;在這兒所指的自然並非是原始的自然,而是人所安排過的一種無序的自然或從自然中概括而來的序的自然。
安藤所謂的自然,並非泛指植栽化的概念,而是指被人工化的自然,或者說是建築化的自然。他認為植栽只不過是對現實的一種美化方式,僅以造園及其中植物之季節變化作為象徵的手段極為粗糙。抽象化的光、水、風。這樣的自然是由素材與以幾何為基礎的建築體同時被導入所共同呈現。